中国学者发明主动式储能装置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篇文章596字,读完约1分钟
中国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了一种可回收余热的主动储能装置,可将太阳能、风能等间歇性能量转化为持续性能量,实现供电的“移峰填谷”,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最新一期《科技导报》刊登了湖南大学教授张玲和研究生徐敏等完成的这项科研成果。可以回收废热的主动储能装置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供暖空节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报道,目前热能利用中的一个突出浪费是“退化利用”,即直接燃烧化石燃料只是为了获得低温热能,以满足供暖、空法规、工业等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在此过程中,大量低温余热被浪费。调查显示,我国各行业的余热资源总量约占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占余热资源总量的60%,节能潜力巨大。
在可回收余热的主动储能装置的研发过程中,综合利用了低温热能储存和热电热泵技术,不仅可以节约一次能源消耗,还可以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的末端能源利用效率,不仅节省了系统的初期投资,还降低了峰谷负荷期电价分割区域的系统运行成本。
这种新型储能装置的最大优点在于工作电压的可调性,通过在合理的范围内调节工作电压,可以保证其较高的储能/放热性能,同时改善了被动相变储能装置仅依靠温差来储存热量的情况,克服了低温余热回收过程中不能及时、随地、强度地改善热能供需不匹配的缺点。该装置无传动部件,无氟利昂,无噪音,无污染,将来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建筑、家庭取暖和供电等诸多领域
标题:中国学者发明主动式储能装置提高能源利用率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2999.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