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商业利益催生手机病毒产业链
本篇文章1252字,读完约3分钟
手机病毒爆发?这样的新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今年的3.15晚会揭露了手机软件企业的不良行为,让人不寒而栗,也引发了各种质疑。手机里有病毒吗?手机安全的重点是什么?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用户的注意。同时,也为手机安全行业的进一步标准化敲响了警钟。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本月发布的数据,2010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74.4%,达到3.062亿部。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larger/きだよききだよ0/,while为手机安全供应商打开了一个更大的市场。 it界普遍认为,手机病毒、手机木马和手机恶意程序的概念都是从传统计算机延伸而来的。被手机病毒攻击的手机只是智能手机。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病毒不再是遥远的传说。目前,市场上有四种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android、苹果ios和windows mobile。通常,手机病毒只针对某个系统,不会跨平台传播。 目前的手机病毒可以更准确地称为“恶意程序”,目前传播的手机病毒和恶意程序有一半通过恶意扣款、资费消费、欺诈软件和盗号木马给手机用户带来经济损失。金山移动安全中心总结出手机恶意软件的五种恶意行为:恶意扣款、远程控制、窃取隐私、恶意传播和费用。据统计,80%的手机恶意软件至少有两种以上的恶意行为。其目的是直接获取经济利益,在获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手机病毒产业链的另一个节点——SP业务也将参与其中。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量的在线应用必然会受到一些人的青睐,一些充电程序已经内置,这与以前手机上的隐藏式充电服务完全一样。用户在下载软件时要特别注意,以免损害利益。” 总体而言,灰色商业利益驱动是手机病毒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整个灰色产业链甚至涉及手机安全服务业务。对于流行的安卓平台,自从“给你米饭”和“安卓吸吮费王”病毒被发现以来,已经有多达63个变种,影响了90多万用户。这些病毒的恶意代码被嵌入到常规程序中。目前,中国许多安卓应用商店缺乏软件上传安全审计和监管机制,应用商店已经成为安卓安全风险的高风险领域。 目前,一些小型手机应用月服务商与非法山寨手机制造商和手机内存制造商勾结,在手机上预制恶意程序,而一些大型科技开发公司甚至专门制作病毒游戏来迷惑用户,手机病毒背后的黑链已经形成。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手机里有病毒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目前,手机病毒的概念已经普遍化,各种流氓软件正在猖獗和失控。 至于手机病毒和恶意软件在中国的流行,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是金钱造成的。根据中国移动提供的最新数据,5%的手机感染了恶意软件。一位要求匿名的专家指出,资本的力量不应该被忽视。一些非正规的手机安全供应商也在制造只有他们才能杀死的病毒。 从手机安全的整个产业链来看,经济利益创造了手机病毒的繁荣威胁。最后,安全供应商应该考虑用户的需求,这是各方都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手机安全产业链中的各方都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合理合作。只有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手机安全产业才能持续发展。
标题:灰色商业利益催生手机病毒产业链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1879.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