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创新与微创新
本篇文章1582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创新这个词相当热门。从政府、学术界到商界,电话、订单和所谓的创新比比皆是。作为高科技产业,网络产业不能落后。创新的旗帜到处飘扬,甚至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微创新。我是一个在网络行业大力倡导创新的人,我写了很多博客讨论。然而,我心目中的创新可能与中国特色的微观创新不一样。
大约100年前,熊彼特提出了他的创新理论。今天,关于创新的各种说法都是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提炼和现代化。作为一位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通过生产经营系统重组生产要素并创造利润的过程。从微观层面来看,有五种创新方式: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这个角度来看,近年来网络行业的创新例子,就产品创新而言,facebook和苹果的iphone和ipad是最致命的;在技术创新方面,谷歌搜索模式堪称典范;在市场创新方面,雅虎的展示广告、易趣的c2c模式、亚马逊的b2c模式和谷歌的adsense都是新市场开发的例子;在资源分配创新方面,facebook的社交图模型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在制度创新方面,facebook和苹果的开放平台和第三方应用重新定义了网络产业的产业链。
在熊彼特看来,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被称为创新,但只有具有相当多特征的新东西才是创新。首先,创新是原创的,不是从外部购买或进口的,而是一个经济体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内生;其次,创新是一种革命,它是突然的、间歇的,而不是修补或改造旧东西;第三,创新是对旧事物的替换和破坏,它可以发生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第四,创新必须创造新的价值。发明、专利或新方法不是创新。只有当人们使用这些发明、专利和方法并最终产生新的利润时,这整个过程才能被称为创新。
正是因为创新是如此巨大和困难,熊彼特才把创新视为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经济增长可能是由人口、用户或资本的增加引起的,但增长只是一个量变,没有质变,所以不能称之为经济发展。只有创新才能带来真正的增长和质变,才能带来持久的活力、可持续性和巨大的超额利润。在国家层面,创新几乎等同于改革开放;在企业层面,创新意味着全新的游戏方式。
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这一概念具有清晰、深刻和丰富的内涵。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创新理论已经按照惯例建立起来,有着精确的定义和内容,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定义和歪曲。当然,就像世界文明中的许多重要概念和理论一样,它们一经介绍就具有中国特色。业界提出了微创新的概念。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是为了打破年轻人和企业对创新的恐惧。更具体地说,创新一开始可能不那么有活力,但它更有可能从一点一滴开始,逐渐扩展和完善。但如果这就是它的含义,那么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创新理论已经被完全阐明,因此没有必要创造新的概念。我非常怀疑网络行业中的一些人是否正在将创新庸俗化、阉割、吸烟/画空,并像前一段一样歪曲这一概念的真正含义。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微创新概念的明确定义,但是从许多描述来看,产品改进、本地化经验、商业技能和市场技巧都被描述为只在中国可用而在国外不可用的微创新(也称为应用创新)。因此,创新变成了一个篮子,所有的东西都放在里面。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创新,一切都可以成为创新。只要能吸引用户并赚取收入,它们就被视为创新。如果我们继续这样推理,世界上就没有创新。
当然,创新可以从微小的地方开始,从量变到质变。然而,正如熊彼特所说,架很多节车厢永远不会等同于火车。创新是企业家的使命,这是普通商人无法企及的。无论一项创新在开始时多么微小和不成熟,其核心思想、创造力和逻辑都必须是革命性的。谷歌、脸书和苹果等创新者的创业成长历史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证据。一路推广创新和“微”肯定能起到自我安慰的心理按摩作用。由此形成的公司也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成长,但它永远得不到公司的发展。
(作者是互联网上的资深评论员)
标题:谢文:创新与微创新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1742.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