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3·15”到底是谁的节日?
本篇文章633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每年3月15日前后,有关部门和机构将组织各种宣传和咨询活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然而,一些网站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名向企业勒索钱财,将“3.15”变成了企业致富的节日。
一些网站利用“3·15”敲诈企业
被勒索的企业涉及许多行业,但汽车行业是极其有害的。今年“3·15”前夕,一些网站向汽车制造商发函,扬言要打着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旗号曝光投诉案件,要求企业提供赞助或签订合作协议,否则将进行负面报道。
安徽江淮汽车公关总监(600418)告诉新华社,在每年的“3.15”前夕,他们会派出专门人员组成一个团队,处理像雪花一样飞舞的信件,其中大部分是勒索企业。浙江吉利汽车销售公司也未能幸免。
记者咨询了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协会会长邱·的意见。他说,这些网站都是打着消费者协会的幌子进行违法行为,与消费者协会无关。
举办“投诉会”让企业
目前,中国有6万多个与汽车相关的网站,其中很多都在接受汽车投诉。这些网站擅自发布大量未经核实的投诉案件,并定期发布汽车投诉统计表和汽车公司黑名单。
据记者调查,这些汽车投诉网站有的是个人网页,有的是附属于某个网站。它们自称是公益网站,是维护汽车消费者权益的平台。事实上,通过不断发布投诉信息,汽车公司被迫与他们签署付费合作协议,这类似于收取“保护费”。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网站发布虚假的投诉信息和统计数据,误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巨大危害。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新闻分析:“3·15”到底是谁的节日?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1481.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