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中国还有时间
本篇文章979字,读完约2分钟
互联网上的每台主机都必须有一个ip地址,而ip协议是一种使用ip地址在主机之间传输信息的协议,是互联网运行的基础。然而,自2010年底以来,ip地址即将耗尽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经过15年悄悄发展和完善的ip地址协议ipv6也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2010年9月,美国政府首席信息官(cio)和首席技术官(cto)同时出席了相关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美国ipv6行动计划,并公布了实施ipv6的时间表。三个月后,美国国防部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通过了关于安全部署ipv6的政策文件,这标志着奥巴马政府进一步实施ipv6工作。Facebook、雅虎等互联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也宣布,将2011年6月8日定为“全球ipv6日”,共同推出首个全球ipv6服务。2011年2月4日,互联网编号机构iana在迈阿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世界上最后五个ipv4地址已经分配完毕。ip地址资源枯竭的危机迫在眉睫,互联网领域的又一个“千年虫”即将到来。
Ipv4技术起源于美国。虽然理论上它可以寻址1600万个网络和40亿台主机,但在采用a、b和c三种寻址方法后,可用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量大大减少,因此当前的ip地址几乎耗尽。其中,北美占3/4,约30亿,而人口最多的亚洲不到4亿。截至2010年6月,中国的ipv4地址数量达到2.5亿,低于4.2亿网民的需求。地址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全球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此外,ip地址资源的枯竭也是中国三网融合的绊脚石。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未来五年中国的知识产权需求将达到345亿,其中移动互联网10亿,物联网100亿,固定互联网5亿。根据33%的ip地址利用率,中国未来的ip地址需求将达到345亿。
ipv6地址的长度为128位,比ipv4地址空大96倍,达到2的128倍。不仅在ip地址资源方面,ipv6在互联网安全领域也有着良好的表现。它包含一个名为“节点自动配置”的功能,这是在所有ipv6网络中取代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的下一代技术,使用户无需任何设置即可将新设备连接到网络。如果用户更改了isp并被分配了不同的全局路由前缀,该功能可以使在用户网络中重新分配ip地址的过程更加容易,因为用户只需更改路由器设置,网络将再次使用新前缀获得新地址。这将减轻网络管理的巨大负担。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IPv6:中国还有时间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137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