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新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本篇文章883字,读完约2分钟
3月1日,文化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网络游戏中未成年人父母监护工程》将正式实施。该方案实施后,家长可以通过实名提供孩子的游戏账户,并要求网络游戏企业限制或停止向孩子提供相关游戏服务。
根据《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实施方案》,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必须设立专门的服务页面,公布专门的咨询电话,开通专门的受理渠道,介绍受理方式。如果家长需要了解、指导和控制子女的游戏活动,应向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提供法定监护人资格证明、游戏名称和账号、限制措施等信息。限制性措施包括限制每天或每周玩游戏的时间,限制玩游戏的时间,或者完全禁止玩游戏。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必须根据家长的要求对未成年人账户采取限制措施,并对其进行跟踪。
“网络游戏不是洪水和野兽,但确实有复杂的情况。对于没有更多抵触情绪的未成年人来说,家长监督项目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上海游戏开发商专业委员会主任石一华告诉记者。
据了解,网络游戏家长监管项目于2010年2月启动了第一批试点项目,盛大游戏、腾讯、网易等6家网络游戏公司参与了第一批试点项目。随后在2010年4月,36家网络游戏企业参与了第二批试点工作。启动“监护工程”的42家企业中,有两批网游市场份额超过90%,基本实现了全行业覆盖。今年3月1日,8个部委全面启动未成年人家长监督工程。从那时起,中国所有的网络游戏企业都将实施这一政策。
记者从多家大型网络游戏运营商了解到,网络游戏企业普遍对亲权监管项目持积极态度,并已采取相应措施配合这项政策的实施。但是,在专家看来,仍然有一些环节需要改进。
石怡华认为,阻碍亲权监管项目顺利运行的原因首先是登记申请机制繁琐。需要填写多份表格,需要公安等相关部门盖章确认,会使家长不愿第一时间参与;第二,未成年人通过他人的身份证很容易逃避监护,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方面还存在许多法律无法弥补的漏洞;第三,家长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普通家庭的父母对网络游戏知之甚少,白领父母忙于工作,忽视监管,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四,家长监督项目绝不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单向控制,而是应该由全社会所有部委协调。
标题:网游新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1337.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个人定制业务上线 手机也能秀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