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调查苹果涉毒:半数受害者不敢离职
本篇文章2115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调查)“苹果”是有毒的,报告中毒员工时会被延迟到流泪
——跟踪连谏公司137名员工“正己烷中毒事件”
新华社南京2月19日电(记者刘威葳朱旭东)苹果公司近日发布了《2011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首次承认其供应商连谏(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的137名员工“因接触正己烷而遭受不良健康影响”。
苹果的“迟到”报道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对中国建筑公司137名员工不幸遭遇和生活状况的关注。
100多名员工因“黑心”企业非法使用己烷而中毒
连谏公司位于苏州工业园区,1999年12月建厂,注册资金1.23亿美元,主要生产新型平板显示器、相关电子元器件、五金配件等相关产品,员工16000多人,平均年龄20岁左右。
据调查,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连谏公司的模块5开始使用更便宜的“正己烷”代替酒精等清洁剂擦拭工作场所的显示屏。模块5级车间是一个封闭、清洁的车间,有800多名工人直接接触己烷。由于公司没有申报、评估和检测使用正己烷造成的职业危害,也没有改造相应的通风设施,工作现场空气体中正己烷含量严重超标,部分员工出现头晕、手脚麻木等正己烷中毒症状。
事件发生后,苏州工业园区相关部门立即进行了干预,督促和指导企业整改职业病危害隐患,对员工进行了体检、康复、诊断、工伤鉴定等工作,并依法对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连谏(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利生表示,该公司已于2009年7月28日停止使用正己烷。同时,为员工提供个人用品,防止有机溶剂的危害,加强整体通风,增加5级模块车间的新鲜空气量,并在擦拭岗位安装局部通风装置。记者在车间看到,所有的192个擦拭站都安装了喇叭形吸油烟机。此外,时任工厂最高主管的杨瑞祥也因“未通知员工、未能改善工厂工作环境以及非法使用正己烷”而辞职。
记者核实,在此次中毒事件中,连谏公司共发现137名员工疑似正己烷中毒,其中101人被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正己烷中毒,其中91人完成了工伤分类。
中毒有巨大的影响。大多数员工害怕离开,因为有后遗症
目前,中毒员工的赔偿、生活条件和身体康复是公众关注的主要问题。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根据苏州市居民平均年龄和苏州市社会平均工资标准,在完成工伤鉴定的员工中,有58人同意鉴定结果,离职后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7万元至14万元不等,56人重返工作岗位。继续在公司工作的第三生产部员工程告诉记者,公司完全尊重自己留下中毒员工的意愿,所有愿意留下的员工都将被调整到不接触擦拭作业的岗位。
但是,仍有部分员工不认同已确定的工伤等级,部分员工纠结于是否留下的问题,部分员工认为自己尚未完全康复,有复发迹象,需要进一步治疗。他们都对目前的处理结果表示不满。
27岁的贾敬川(音译)是一名员工,他说:“公司建议,如果你想得到伤残补助,你必须与公司签订协议,终止劳动合同,以后就不会再有纠纷了。”贾敬川说,虽然医生说他有所好转,但他仍然容易出汗,怕冷,所以他特意买了羽绒服。“这是给老人的,我现在就用它来取暖。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后遗症?”
一线接线员郭瑞强已经出院7个月了,但他开始感觉和两个月前首次发病时一样。“这种情况不能改变工作,我不知道它会对我未来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因此,他不敢轻易与公司签署辞职协议。如果协议签署了,公司将不对将来的任何症状负责。
许多中毒员工说,他们仍然留在公司,因为他们不想用一次性补贴来赌自己的未来。“我们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坚持在这里工作。(一旦中毒疾病复发)至少公司要对我们负责。”一位名叫张飞的员工说,他一个月只能加班120个小时,但现在他只有力气加班50个小时。
政府应站到监管的立场,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社会事务局副局长郎菊明表示,园区两年前明确发出通知,要求园区内的电子企业不得使用正己烷,并要求企业签署承诺书。“现在看来,你不能相信公司的承诺书。”
他强调,政府管理部门必须站在监督的立场上,切实履行监督和调查的法定职责。如有必要,可进入企业调查案件,测试工作环境,对可能产生污染源的过程进行警告,并责令其停止生产和改进,直至危害消除和污染源消除。
郎菊明表示,中毒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已经对企业进行了处罚,并责令其整改。“现在我必须每月检查一次,直到整改完全到位。”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科主任医师刘杰表示,正己烷中毒可引起周围神经损伤,导致肢体麻木、感觉异常,运动神经损伤严重,肢体肌肉萎缩。“但是正己烷引起的中毒是可逆的。离开原来的环境后,症状只会减轻,不会恶化。”万秋英被送进了医院,当他到达医院的时候,他有中度中毒,不能行走。他也是连谏公司中病情最严重的人之一。“她是最后一个出院的,恢复得很好。目前没有明显的后遗症。”
在采访中,各方人士呼吁企业依法生产,以确保员工在安全卫生的环境中工作,但政府监管也至关重要。此外,政府的监督必须向前推进,而不是事后补救,对非法企业的严厉惩罚和威慑是保护员工权利的必要前提。如果工人在没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只能“孤军奋战”维护自己的权利,形势的发展很可能会一直“酝酿”。
标题:新华社调查苹果涉毒:半数受害者不敢离职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0998.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