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秒杀利益链揭秘:职业秒客出现 尚无法监管
本篇文章2223字,读完约6分钟
近年来,“第二次杀人”购物热在互联网上兴起。当你打开许多购物网站的页面时,会有很多“秒杀”广告不停地闪烁,并且倒计时器会在几秒钟内快速跳动。为了抢超低价格的产品,成千上万的网民不断在电脑前刷屏幕...互联网上“第二次杀戮”的对错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为了揭开“二杀”购物的内幕,《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后续调查。
“尖峰”购物吸引注意力
“狼牙”最早出现在网络游戏中,意思是在短时间内解决对手。在网上拍卖中,网上卖家发布一些超低价格的产品,所有买家同时在线抢购,通常只需要一两秒钟。
2010年11月11日,淘宝在光棍节推出五折“秒杀”促销活动,共吸引了2100万买家,单日交易额达到9.36亿元。刘鹏(化名)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名为“爱妮女装”的网店,当天的营业额翻了一番。
后来,刘鹏在自己的“爱妮女装”网店上做了一个“秒杀”活动。他提前一周贴出了“第二杀”的通知,一天之内,每条裤子的“第二杀”价格是98元。当天售出了近300条裤子,是刘鹏单日售出量的几倍。从那以后,“爱妮女装”网上商店经常闪现“第二杀”这个词。
重庆涪陵烟草公司的刘颖(化名)是一名高级“二级客户”,平均每月参加约20次“秒杀”活动。1月3日上午8点,她参加了淘宝诺凡电器店组织的“第二次杀人”活动。活动持续了24小时,电饭煲的价格从128元降到了76.9元。活动结束后,电炖锅的销量达到了1000多台。
刘鹏透露,网站推广通常是根据点击数收费的。正常情况下,一次点击的价格在0.2元以上,最高可达10元以上。虽然网站需要为每一次秒杀活动支付2000元,但第二次秒杀活动可以为网店节省大量的推广费用。但是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高的页面浏览量是很难买到的。
刘鹏承认,当“二杀”购物第一次出现时,许多商家确实给顾客利润,但现在它变得越来越“变形”。目前,许多商家先是提价,然后进行“二次杀价”活动;或者声称“第二次杀人”的活动,但安排店员暗中操纵,使“第二次杀人”无法进行。
“专业秒”大量出现
刘英经常参加“秒杀”购物。她的“秒杀”要领是:使用网速为4米的电脑,你可以保证在1秒内刷完屏幕;提前5分钟坐在电脑前,确保在第一时间输入“第二次杀戮”。
但她最近发现,普通消费者往往是“算计好的”。2010年12月20日,她参加了一个保护颈椎枕的“1元穗”活动,清楚地看到有200个项目在库存,但活动不到一秒钟就结束了。原来,很多网民都没有回来,只是被骗了网络流量,因为他们背后还有另一只黑手。
知情人士赵颖(化名)透露,“第二杀手”和“职业第二黑客”的出现,让普通网民参与“第二次杀人”变得十分可笑。“第二杀手”的原理是在“第二杀手”活动之前连续提交数据,并自动判断提交的数据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可以立即再次提交,计算速度以毫秒为单位,一般比网民手工操作快几百倍。
“第二杀手”的出现使得“第二杀手”购物不公平,从而催生了大量的网上“职业第二顾客”,提供收费“第二杀手”(为他人“第二杀手”)的服务。
最近,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了关键词“Daisec”,有数千条提供“Daisec”服务的条目。在名为“syy29947049”的“专业秒”店,记者看到每件商品的收费标准从10元到30元不等。
记者查看了名为“anna33211”的“专业秒”的交易记录,发现在1月11日至13日的三天内,成功为客户“代秒”了104种产品。
调查还发现,一些网上商店在幕后运作,这使得网民不可能“杀人”,并被怀疑诈骗网络“流量”。
2010年12月10日,网友“林先生”对国内某大型家电商场组织的“二次杀人”活动进行了投诉,称网站显示该家电商场的员工是“二次杀人”的成功用户,但大部分网友表示无法进入“二次杀人”页面,但进入后却显示该活动已经结束。“林先生”怀疑电器商城发布虚假广告,诱使用户登陆网站注册,从而骗取流量。
其实,“林先生”所揭示的只是一种幕后操作的手法。为了增加页面浏览量,网上商家提前发布“第二次杀戮”的通知来吸引注意力。当“第二次终止”开始时,设置网络故障,并给出诸如“婴儿已被转移”、“系统正在更新”和“稍后再试”的提示。当系统正常运行时,“第二次终止”活动结束。
“狼牙”业务监管“空·怀特”
因为“第二次杀人”购物充满了问题,刘颖和其他网民说他们对“第二次杀人”的热情正在迅速减少。刘鹏和其他网店经营者也表示,一旦"第二杀"失去了公平性,它完全成了赚钱和骗取流量的手段,问题就来了。
记者采访了淘宝关于监控“秒杀”的情况。负责“二杀”活动的一位姓胡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二杀”活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淘宝组织的“二杀”活动。此时,淘宝将排除“第二次杀戮”。二是网店本身组织的“二杀”活动,这完全是商家自己的市场行为,淘宝无法进行任何监管。
重庆市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于君告诉记者,网购点评很难。当网上商店声称某商品的价格低于实体店或其他网上商店时,网民很容易受骗。
于君表示,“第二杀”营销才刚刚开始,其监管目前基本上是空怀特。在“二杀”活动中,使用“二杀”本身就是侵权行为,侵犯了客户的公平交易权。然而,目前很难识别“第二杀手”的使用者并收集证据,这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我希望网民们对商家的“二杀”活动保持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专家提醒,“二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缺乏信息透明机制,如果长期缺乏对第三方的有效监管,将对整个电子商务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相关方应予以重视。
标题:网购秒杀利益链揭秘:职业秒客出现 尚无法监管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0771.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