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2010:网民新价值网络新生态
本篇文章860字,读完约2分钟
在过去的2010年,虽然互联网成为普通人表达利益和赢得公众支持的最便捷渠道,但在公众监督和用户权利保护方面也面临严峻挑战
“呼唤上天的权利”:良心表达了温和的反抗
新闻媒体有义务保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过去一年,传统媒体如《中国经济时报》、《财经》和《南方都市报》在山西疫苗和北京安源鼎拦截公司的报道中表现出色。然而,总的来说,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似乎有弱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基于开放平台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普通人表达兴趣和赢得公众支持的最便捷渠道。
江西宜黄的拆迁自焚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面对政府的强制拆迁,一个三口之家自焚,却未能讨回公道。如果不是现场直播自焚者家属钟汝九上访受阻的情况,引起公众强烈关注,宜黄县委书记、县长可能也不会被追究责任。微博和网民的“旁观者”对一些地方政府的冲击超过了自我伤害。面对少数基层政府滥用权力和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这是一种良心拒绝和温和抵抗,应该得到容忍和尊重。它甚至可以被称为“敦促上天的权利”。当然,这种“抵抗权”应该在法律框架内以理性的精神来行使。
“意见领袖”:这个角色突出了意见的差异
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网民们习惯于打开网上“意见领袖”的博客,或者在微博上追逐话语,寻求他们真诚的解释、深刻的分析和尖锐的批评。
“意见领袖”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作家、学者和艺术家,他们以深厚的文化背景观察和描述社会。第二类是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和评论员,他们找到了简短、平实、快捷和无障碍的方式来报道新闻,并对互联网上的时事进行尖锐的评论。这两类网民可以归类为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第三类是其他行业的业余观察员和自由撰稿人。他们几乎是某个行业的专家,事业有成,但他们不属于传统文化圈。在这些网民中还有一个小而活跃的群体,那就是维权律师。第四类是自由职业者,甚至是失业者。他们有毅力,关心公共福利,同情弱者,憎恨疾病和邪恶,并有勇气表达和付诸行动。这类网民的气质与知识分子相去甚远,但在关心公共事务方面,他们与知识分子不相上下。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变革2010:网民新价值网络新生态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0753.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Groupon入华遭遇起名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