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P地址并未完全耗尽 大量已分配地址闲置
本篇文章1386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全球互联网ip地址(基于互联网通信协议ipv4)耗尽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际电信联盟(ITU)副秘书长侯麟·赵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他应该问一问,“互联网ip地址真的用完了吗?”
侯麟赵表示,虽然全球互联网ip地址已被相关机构宣布用尽,但这仅表明相关机构掌握的资源已经分配,而分配给主要地区ip地址管理机构的资源尚未分配。此外,正在使用的ip地址仍有发展潜力,大量分配的ip地址尚未使用。
侯麟赵说,全球互联网地址管理组织分配给中国的ip地址只有3亿多,不到全球ip地址总数的10%,而中国有4亿多互联网用户,超过了中国ip地址的容量,也就是说,一个ip地址在中国被多个用户使用。其他国家可以效仿中国,开发和使用他们的ip地址。此外,美国只有3亿人口,但它的ip地址接近全球总数的40%,其中有大量已经闲置和未使用。
侯麟·赵提到了电话一百年的发展历史。他说,电话在全球联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号码。在整个电话号码系统中,国际电联制定国家代码,然后每个国家开发自己的用户号码。目前,世界上有60多亿移动和固定电话用户,包括50多亿移动电话和10多亿固定电话。开发电话号码系统的专家们做梦也没想到今天的发展规模。但令人高兴的是,到目前为止,电话号码没有什么大问题,也没有人认为电话号码会枯竭并继续增加。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号码-IP地址用尽了?据侯麟·赵说,这是因为互联网正在走另一条路。当专家在美国实验室开发ipv4机制时,ip地址达到了40多亿,这被认为是天文数字,没有人相信会有耗尽。他还指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互联网地址分配是基于当时美国实验室专家的想法,没有从全球的角度来考虑和管理,所以有很多问题是当时专家没有想到的。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之后,十多年前ip地址耗尽问题就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专家认为系统的ip地址将会耗尽,必须考虑对策。于是,一种新的互联网通信协议机制ipv6诞生了,它直接将ip地址的数量从当前的32次方2提升到64次方2,再提升到128次方2,这是另一个天文数字。
侯麟赵认为,ipv6的使用将是发展趋势,但如果将数十亿现有用户转移到新系统,将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如投资、建设、应用、过渡等。就全球网络或国家网络而言,人们不可能从一个新的炉灶建立一个新的系统,而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过渡。Ipv6自十多年前问世以来就一直在经受考验。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在特定地区和机构开展了试点工作。
至于互联网用户何时将从ipv4转换到ipv6,侯麟赵说,例如,就像中国移动从第二代技术gsm到第三代技术3g的过渡一样,这需要一个过程。
侯麟赵指出,虽然新ipv6机制的地址系统容量巨大,但如果旧的ipv4地址分配路径继续下去,系统的地址耗尽问题迟早会出现,还有很多其他问题,如国家网络的有效规划和发展、网络安全、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将长期困扰各国的专家和管理人员。然而,互联网地址分配不能复制电话网络的发展。
2003年,侯麟·赵呼吁ipv6地址分配不要走ipv4的老路,而应该建立一个权威的全球组织来讨论如何更加公平、公正和透明地分配ip地址。他还提出了采取“双轨制”的具体建议:民间组织,即让市场掌握一些资源,即ipv4同时,一部分地址直接分配给国家,每个国家制定发展计划。总之,我们必须避免重复ipv4的错误。
标题:全球IP地址并未完全耗尽 大量已分配地址闲置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0742.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