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又曝“跟踪门” 新买iPhone成电子追踪器
本篇文章1510字,读完约4分钟
在屏幕上,一端是基地组织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拿着一部iphone,另一端是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和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一起庆祝找到前者的藏身之处。但不要相信,这只是外国漫画书爱好者取笑苹果。
一直受到消费者喜爱的苹果一度成为烫手山芋。
最近,一名用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法院起诉苹果公司,指控该公司通过iphone和ipad秘密记录用户的行踪,涉嫌侵犯用户的个人隐私和计算机欺诈。这一事件源于两位程序员阿拉斯塔尔·艾伦和彼得·沃顿发现了基于ios 4操作系统的苹果产品。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记录用户去过的地方的地理坐标和时间,但是这些数据没有加密,这意味着其他人可以很容易地知道你的住处、工作地点和生活习惯。即使iphone的定位系统关闭,iPhone仍会继续收集和保存新的位置信息。
“我刚买的iphone已经变成了一个电子追踪器。”一些网民在微博上表达了他们的感受。事实上,这不仅是果粉的问题,也是几乎所有手机用户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安全专家告诉媒体:“每隔几秒钟,安卓手机和平板电脑就会搜索用户的地理位置,并每小时向谷歌报告几次这个信息。”
苹果产品的这一功能被暴露后,立即引起各方的焦虑,许多政府部门对此高度重视。据美国国会能源和商业委员会(Energy and Commerce Committee of American Congress)称,已向苹果(Apple)和谷歌(Google)等6家移动设备和操作系统开发公司发出信函,要求这些公司解释它们的设备是否跟踪、存储和共享用户行踪信息。此外,德国、意大利、法国、韩国等国政府也将调查苹果存储用户地理数据的事件。
面对政府和公众提出的问题,苹果表示,研究人员在iphone备份文件中找到的位置数据不是用户的位置,而是一个苹果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关于用户所在位置周围的无线网络“热点”和手机发射塔的位置,可能距离用户所在地数百公里。然而,苹果公司也承认存在漏洞,例如,iphone在关闭定位功能后仍然会收集用户的行踪信息。苹果表示将尽快修复相关漏洞,并承诺不与任何第三方分享用户的位置信息。
为什么苹果等手机制造商敢在他们眼皮底下窃取用户隐私?it顾问马继华认为,定位服务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最大亮点。无论是谷歌还是苹果或其他拥有智能操作系统管理权限的类似公司,他们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获取用户信息,用于改进产品,分析客户的使用习惯,以便从产品开发中获益,并为将来的使用打下基础。然而,对于用户来说,他人手中的数据就像一枚不合时宜的炸弹,容易被企业滥用,甚至危及财产和人身安全。
关于苹果“跟踪门”事件,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表示,虽然许多国家已经对苹果和谷歌进行了调查,但在国内,仍然缺乏相关的直接法律法规,而中国虽然有个人隐私等法律,但相当模糊。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任命。
本·拉登用iphone4打电话当然有些夸张,但公布的信息显示,正是他的信使打来的电话揭示了他的藏身之处。
尽管苹果公司发表声明称这一事件不会危及用户的信息安全,但苹果公司无法为自己开脱的是,它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了用户的敏感信息。
与走在最前列的苹果相似的是日本的索尼。5月1日,索尼在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约7700万用户的个人数据因黑客攻击而泄露。
苹果的“追踪门”和索尼的“泄密门”都显示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在信息时代,当我们把越来越多的工作交给手机和电脑时,也增加了信息被泄露的风险。换句话说,数字应用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就此次事件而言,除了用户自身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外,监管部门也应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标题:苹果又曝“跟踪门” 新买iPhone成电子追踪器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0153.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