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绿色转型,宁波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模式引领建筑垃圾资源化新路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已突破20亿吨,而资源化利用率不足40%。当前行业仍普遍面临源头管理薄弱、过程监管碎片化、末端处置粗放等挑战,制约着行业整体规范化发展。
为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先进经验技术交流,2025年全国建筑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交流会于9月12日至14日在宁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北京建筑大学主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垃圾资源化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主办,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宁波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宁波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支持,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以“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为主题,旨在凝聚行业智慧、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创新路径。
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建筑垃圾治理与资源化利用交流会上分享建筑装修垃圾全链条管理体系成果;与会行业领导、专家、嘉宾实地参观宁波市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观摩“土盾系统”与“甬废清系统”的建筑垃圾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平台。历经六年创新,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已打造一套成熟的建筑垃圾处置解决方案。
源头规范管理
针对建筑装修垃圾源头收集中长期存在的违规清运、随意倾倒等监管难题,行业管理部门依据《宁波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积极引导产生单位采取分类装袋、定点投放、设置归集点分类堆放等措施,从源头有效遏制了各类建筑装修垃圾收运乱象。积极配合行业管理部门主导开发的“甬废清”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平台,方便居民或物业一键扫码下单,自主选择清运服务。截至2025年7月,宁波中心城区已有超3000个产生端接入平台。该平台自2023年运营以来,日均处理订单548笔、处置垃圾2702吨,月均处理订单16265笔、处置垃圾81951吨;累计注册用户超3万,累计处理订单31万余笔,累计处置垃圾总量超170万吨,已成为部分街道辖区居民预约清运的公共服务平台。
运输全程监管
“甬废清”平台通过创新开发迭代,构建了行业领先的建筑垃圾清运车辆智能管理体系。通过“七个统一”标准(统一车辆外观、统一标识标志、统一密闭装置、统一GPS定位、统一安全配置、统一装卸规范、统一数据管理)实现全平台车辆的规范化准入、标准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平台通过整合全市合规运输单位资源,提供透明化价格体系,彻底解决传统模式中“找车难、价格乱”的痛点。
同时,“甬废清”平台创新性地整合司机端APP操作数据与智能驾驶舱分析系统,运用“物联网+AI技术”对清运车辆进行全维度智能监管:实时追踪运输轨迹确保路线合规,智能识别装卸过程防范违规操作,自动监测密闭状态杜绝抛洒滴漏,即时预警安全隐患保障行车安全,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运输单位信用评价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建筑垃圾清运中存在的车辆不规范、监管盲区多、二次落地、违法倾倒导致的污染风险等行业痛点。
末端高效处置
公司率先打破传统的处置中心建设高投入模式,转而以区县为单位,依据建筑装修垃圾产生量、源头分布及用地需求,按辖区内经济运输半径布局,打造“小而精、近又快”的分布式集约化处置中心。该模式显著降低投资与运营成本,有效保障原料来源与项目可持续运行。目前,公司已在高新区、海曙区、江北区、象山县等多地成功建成现代化处置与资源化中心。“十五五”期间,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于全市其他县市区全面建设高标准资源化利用中心,构建全域覆盖处置网络。预计至2030年,可实现年处置建筑装修垃圾200万吨以上,资源转化率超95%。
资源化利用
公司采用“一站式”分拣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模式,实现从“垃圾进场”到“产品出场”的闭环管理。以宁波市高新区建筑装修垃圾处置中心为例,该中心于2024年5月建成投运,服务高新区3个街道近14万居民。中心占地约12亩,年处置能力达15万吨,可全面托底辖区建筑装修大件垃圾和园林垃圾处置需求。中心配备一般建筑固废智能破碎线、混合建筑装修垃圾处置线及智能环保砌块砖生产线等自主研发设施,并配备喷淋抑尘与布袋除尘系统,确保生产环境达标。一般建筑固废智能破碎线可将房屋拆除的水泥块与市政道路碎料经破碎筛分后成为环保骨料,产品可直接用于道路水稳层,替代天然砂石;混合建筑装修垃圾处置线引入AI视觉识别系统,首道液压破碎无差别粗破,再由机器人实现95%以上金属与轻物质分离,结合人工分拣实现杂质100%清除;最终石粉与水泥科学配比,以每秒超6块的速度压制成砖,经自动码垛和8小时蒸汽养护,形成高品质再生砖。中心年均产量达6000万块再生砖,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获无废低碳认证,广泛应用于市政与建筑工程,彻底替代填埋,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全过程数字化监管
运输车辆接单后,须严格按照规定将垃圾运至平台预登记对口处置场地,并接受电子围栏监管。进入处置场地后,通过“土盾”电子地磅系统自动核验车辆信息,实时录入车牌、重量等关键数据,形成全过程电子联单的第三个区块链节点——即末端处置数据采集。
通过电子联单三个节点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建筑装修垃圾从源头产生、中间运输到末端处置的全流程数字化监管,真正做到闭环管理。
“甬废清”平台创新构建“居民预约——智能调度——全程监管”闭环系统,已全面覆盖宁波12个区县的建筑垃圾治理。目前接入前端服务网点超3000个,专业清运车辆超1150辆,日均订单峰值超1200单,累计注册用户超3万+,电子订单超29万+,处置量突破160万吨,已成为宁波城区建筑装修垃圾规范化管理的公共服务平台。
智能装备研发创新
公司历时6年,累计投入资金超亿元,成功自主研发建筑装修垃圾分拣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系列装备,获知识产权110余项,打造出混合垃圾高效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的系统解决方案。其中,混合建筑装修大件垃圾处置生产线可实现复杂垃圾“全通吃、不挑食、不卡顿”,且持续平稳运行的良好效果。该生产线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实现“超级粗破碎——轻重精分离——资源细分类——产品多样化”多重功能,在业内率先实现了处置中心“设备小型化、用地集约化、投资最小化、利用闭环化、成本最低化、产出最大化”的一站式、一体化创新模式,经处理后的混合垃圾,可有效分离出多种资源化产物:不含泥沙的洁净轻物质可作为热电厂替代燃料,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废金属可直接作为再生资源销售,创造经济价值;石粉则可制成各类环保砌块砖,广泛应用于非承重墙体、市政工程、河道护坡、路面铺设等多类场景。还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特种用砖,同类产品成本低于市场30%以上,竞争优势显著。
碳足迹认证与交易
依托“甬废清”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平台,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建筑装修垃圾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溯机制。2024年12月26日,公司与北京绿色交易所、宁波产权交易中心、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C)联合举办全国首个无废低碳产品认证及碳减排量交易发布会,首笔交易总量达3678吨,成为全国首个建筑垃圾碳减排量交易示范案例,按2025年处置总量计算,预计全年可实现有效碳减排量达2.5万吨以上。
公司凭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融合,走出了建筑垃圾处置的新路径,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宁波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在零政府补贴的前提下实现市场化持续运转,更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真实样本。作为领域内的重要力量,公司将继续专注创新、积极推广这一成熟模式,为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心灵鸡汤:
标题:数字赋能绿色转型,宁波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模式引领建筑垃圾资源化新路径
地址:http://www.n4ti.com/nbjj/4533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秋日鎏光,奢耀而至 | 2025宁波阪急会员节即将启幕
下一篇:双向奔赴 健康邻里